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思考 > 铁杆中医 > 李致重
编号:10854410
积极防治流感——访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李致重教授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12月19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459期
     日前,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会议室,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李致重教授的报告吸引了众多的与会者。李致重教授介绍说,今年冬季可能发生大流感,从世界卫生组织11月7日的“禽流感问题国际会议”之后,各国都在积极准备、应对之中。如果我们积极、主动地将中医学的智慧引进大流感的防治,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,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经济,将会大有裨益。

    暖冬的病机特点与治疗

    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说:“亢则害,承乃制,制则生化。外列盛衰,害则败乱,生化大病。”联系到今年“太乙天符”的具体情况,李致重教授介绍说,秋季的燥热之气太盛,接下来冬季有一个制约燥热的相反之气,那就好了。但今年情况是,秋季的燥热过后,接下来是与燥热同类的冬季温热。这就有可能出现“太过”之害,而发生“大病”了。所以唐代王冰把这种“无制则亢而为害”的情况,称之为“义无凌犯”。还用王冰的话来讲,如果这种“蛰虫出现,流水不冰”情况持续下去,今年冬季流行的将会因“热在地中与寒殊化”,发为冬季的温热病,出现“火气烁金”之类的病情。所谓“火气烁金”,发病后则为“热邪壅肺”。这与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中的冬温是一致的。至于治疗问题,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出示的大法是,“其治辛苦甘”。即以辛苦合用为主,取宣肺清热之效,再加甘味之药,以作调和扶正。李致重教授认为,上述这些讨论,是从运气的角度讲的,当然值得重视。至于今年冬季是否发病,最终还要看每一个人身上所表现的“内、外因相互作用”的结果。这其中,人的正气是起决定性作用的。他特别强调“病毒决定论”,就是外因决定论。中医主张以人为本,以内因为本;中医也重视外因、重视病毒的存在,但中医从来不听信病毒的摆布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以人为本的智防与智养

    李致重教授指出,“以人为本”,就是依靠人在疾病发生中的“决定性作用”,通过调节“内因”,达到化解“外因”的思想。这里的“智防与智养”,是运用中医学的智慧,通过人积极的自我调节,以阻断疾病发生的方法。他着重讲了两个方面:

    一是变“秋冬养阴”为今冬护阴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里说: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”按照四时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,春夏之季自然界的阳气较盛,秋冬之季自然界的阴气较盛。阳气虚的人应抓住春夏的有利时机,来调养自身的阳气;阴气虚的人应抓住秋冬的有利时机,来调养自身的阴气。这就叫因势利导,因时而养,从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今年冬季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暖冬现象,但本质上还是冬季。所以今年冬季人们若能注意保护自身的阴气,对于降伏自然界不正常的温热邪气的影响,同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。从这个意义讲,人们恐惧的大流感,完全可以做到防病于未然。所以,预防疾病,先要明理,明理而防,才是智防。为此,他不认同近来一些传媒上“严阵以待,抗击流感”的提法。有中医学的智慧在手,为什么要“等待”病毒的到来,双方恶战一场呢?“从古知兵非好战”,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这才是中医防病于未然的思想。李致重教授说,“文革”期间流行性疾病很多。病毒性流行病年年有,季季有。当时缺医少药,所以我们学习、收集、自编了许多口头语,像标语那样写在大街上给群众看。虽然话很直白,却隐含着中医学的哲理。而且群众一看就懂,一听就用,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。例如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一碗绿豆萝卜汤,四季败火第一方;

    小便清长大便畅,冬温邪热无处藏;

    人参鹿茸都是宝,久服生热灾害到;

    睡眠不足心火旺,伤风感冒不胜防;

    冬季御寒勿太过,冷热之间慎风寒;

    青菜疏通肠胃,美食壅滞三焦;

    膏粱厚味积热留湿,谷肉果菜清淡养人;

    若要小儿安,常带三分饥与寒;

    暖冬少饮酒,开水是良药。

    这些话只要念在口头,记在心上,用在生活中,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“暖冬”。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的悲剧,与深含中医哲理的这些大白话深入人心,关系很大。

    二是养神与养身同等重要。当今“压力太大”,几乎是许多人的口头禅。所以养神与养身同等重要。养神的“神”,包含中医致病内因的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“七情”以及用脑太过、劳倦伤神等。《黄帝内经》里关于养神的论述很多,比如《灵枢·本神篇》说:“智者之养生也,顺四时而适寒温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柔刚。如是则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

    前辈们常说:“以不变之理,应万变之病”,至于今年冬季“可能”发生的大流感“可能”是什么样子,李致重教授表示,到时候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。所谓“争取主动”,在病毒性疾病而前,以辨证论治的理论标准规范治疗,才是真正的主动。, 百拇医药( 于丽珊)